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探索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

探索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2-09-30      浏览量:1165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产业发展驱动—人才与技术需求—校企跨界合作—校企融合培养—产教协同创新”是开展新时代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导向。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集群宜通过校企共生系统在人才供需结构、协同发展等方面实现精准匹配与高度铆合,基于产业发展驱动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共振”的协同创新局面。


      合作机制创新。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职业教育领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不强、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产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校企合作的深层原因。高职教育应从合作机制方面开展创新,坚持“产教互融、校企共生”的合作理念,致力于打造校企互融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一是建立平台合作机制。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跨界组建职教集团,依托集团、协会等“政校行企”多元合作平台推动集团成员之间多元合作,组织开展产业发展论坛、校企合作战略研讨会等多样化主题活动,开拓校企合作思路,促成合作成果,提升合作成效。二是完善校企共建机制。跨界整合资源,通过企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订单培养、师资互聘、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共研等多种合作共建模式,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纽带、社会服务为支撑、文化传承为要素的校企协同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具有群内共享、群间互动、跨界融合特点的专业群,聚焦打造跨界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三是夯实融合发展机制。引企入校,打造集企业生产、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以跨界资源共享拓宽合作广度、以互融共生导向提升合作高度、以绩效激励导向加大合作深度,提升校企合作“双向奔赴”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在共同治理的框架下打造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就业、社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学校与企业互融互惠互利,构建良性互动、协同治理、融合发展的共生格局。

      载体建设创新。企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知名企业以相关专业群为依托,围绕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内容开展一体化合作的重要创新载体。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自身专业群高度匹配的区域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引领作用,更好实现专业群向产业群的渗透融合。企业学院的设立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特色新兴产业,校企双方基于利益共同体打造合作共同体。企业学院建设作为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中校企合作的利益衔接点,坚持技术研发服务、人才服务、社会服务等需求驱动导向。以技术研发服务为例,企业学院要立足自身优势领域,坚持创新链对接产业链,从企业需求中选题,在企业生产中应用,校企共同开展实用技术研发与研究成果转化,使院校专业群成为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研发、技术创新和提档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通过企业学院这一载体,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优势与知名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实现资源互补,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创造价值的利益驱动形成院校、企业、产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一体化发展,通过产教互融互惠共赢,巩固共生发展枢纽。高职院校通过这一枢纽可以实现产业群与专业群的“高通量”有效对接,并在动态对接中进行相应的专业群进化与课程建设改革。


      专业群建设创新。传统观念中,专业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点对点”对接的基本载体。然而,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应转向专业群与产业群的深度融合,顺应“大类培养”的内在要求,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群围着产业群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的人才培养原则,以现代化产业集群孕育高水平专业群,推动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根本性变革。在合作模式上,高职院校应从专业建设改革入手,依据区域产业相近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敢于突破传统的“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层级式组织形式,积极探索以“校企—专业群—项目组”的效能型组织形式,通过群内共享、群间互动、跨界融合实现专业群建设的协同效应。专业群建设依托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创业园等载体成为校企合作子平台,将现有专业进行优化整合,聚焦项目任务、成果转化创新,培育学生多岗位适应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深度参与专业群建设和协同治理,通过共建实验室、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材和课程等,将校企“双边事务”变成校企共同体“内部事务”,真正实现一体化协同育人。
当前,在丰厚的制度红利下,职业教育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努力创建校企合作新格局,为地方、产业、企业培养更多、更卓越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修订完成 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

下一篇:走好新时代职业本科发展之路